推动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这样做
1月14日,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《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解读新闻发布会,市经济信息委、市科技局、市卫生健康委、市医保局、市药监局等部门负责人表示,将全面落实《行动计划》,支持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产品加速上市、落地生产和市场拓展,支持企业和平台提升质量、做大规模。
▲1月14日,《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25—2027年)》解读新闻发布会,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。 记者 罗斌 摄/视觉重庆
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罗莉介绍,2024年,他们向上争取统筹专项资金,共支持生物医药领域1.97亿元,其中医疗器械领域资金1.25亿元,下一步将对企业给予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。如,对获批注册证的企业给予奖补,其中三类医疗器械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,二类医疗器械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;对通过FDA等国际机构合规性检查的产品,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;对将市外并购项目转移到重庆的,按照并购金额的5%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;对企业生产线新建或技术改造的,按照项目总投资的20%,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;对智慧医疗装备专业服务机构,如CRO、CDMO、CMO等平台,按照合同额的5%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;对企业融资贷款,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贴息补助。
市科技局副局长田盈表示,在生物医药重大专项中,重点支持AI+诊疗、重大创新医疗装备等方向,单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经费资助,探索组织实施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“揭榜挂帅”项目。加快构建医教研产全链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,聚焦运动医学、体外诊断、高端医学影像等重点领域,系统布局一批技术创新中心、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,支持建设重庆智慧医疗装备研究院、西部数字医疗研究院等研发转化平台。
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潘建波介绍,按照《行动计划》,我市将优化科研医务人员激励机制,在职称评定、岗位晋升、绩效考核等方面对参与产业创新的医务人员进行倾斜;推动我市医疗机构与企业协同,开展国家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、全市创新医疗器械示范应用项目,做好临床应用评价,推动产品迭代升级;鼓励创新产品临床配备使用,公立医疗机构将根据《智慧医疗装备创新产品目录》,主动研究产品功用与性能,结合临床需要,按照有关规定采购使用,同时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积极配备使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。
市医保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吴良和表示,将探索通过集中带量采购支持创新产品销售。在目前执行集采中选结果药品756种、耗材27类基础上,推进集采扩面提质,将符合条件的本地企业产品纳入联盟集采范围,以中选产品完成任务量作为医疗机构考核指标。同时,组织医疗机构探索开展联合议价采购,发挥医疗机构采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,多元化、多渠道促进本地企业产品进入临床使用。
市药监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黄世斌称,将加大对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。比如,推进检验审评扩能提速,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检验资质参数今年内将达到1万项,2027年达到1.2万项,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评平均时限缩减至40个工作日。将审评审批资源向创新产品倾斜,对创新性强、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的重点产品实行提前介入、全程指导、研审联动,对符合条件的产品开展并联审批,加快产品注册上市。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创新服务中心或服务站,为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专业辅导和精准便捷服务。
重庆渝富控股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杨紫璇介绍,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将联合4个重点区县(两江新区、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、大渡口区和沙坪坝区),同步引入社会资本,分别组建4支目标规模25亿元的子基金,形成百亿规模的智慧医疗装备基金集群,引导各基金投向高端医疗设备、高值医用耗材、高效体外诊断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。
声明: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,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